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《易经》系辞上传诗解3易通天地至神生生这个问题,通天地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《春秋繁露》五行对第38诗解天经地义孝通天地《易经》系辞上传诗解3易通天地至神生生《春秋繁露》五行对第38诗解天经地义孝通天地《春秋繁露》五行对第38诗解天经地义孝通天地
题文诗:
孝经有曰:孝者天经,孝地之义.天五行木,
火土金水.木之生火,火之生土,土之生金,
金之生水.水冬金秋,土为季夏,火夏木春.
春生夏长,季夏主养,秋收冬藏,冬之所成.
至天至情,情生天地,万物有情,真情至孝,
孝通天地.父之所生,其子长之;父之所长,
其子养之;父之所养,其子成之.诸父所为,
其子皆奉,承而续行,不敢不致,如父之意,
尽人之道,天人一道.故五行者,五品行也.
父授子受,乃天之道.故曰孝者,天之经也.
天经天道,孝者地义,至义真情,孝无不在.
出云为雨,起气为风.其风雨者,地之所为.
地之不敢,有其功名,必上于天.从天下者,
天风天雨,其莫曰之,地风地雨.劳勤在地,
名一归天,非至有义,孰能行此,故下事上,
如地事天,可谓大忠,至忠诚心,诚心真心,
至精至诚,非功非名.土者火子,五行土贵,
土居四时,无所命者,不分火功.忠臣之义,
孝子之行,取之土者,五行最贵,义不可加.
五声贵宫,五味美甘,五色盛黄,地之义孝.
五行对第三十八
河间献王问温城(1)董君曰: “《孝经》曰: ‘夫孝,天之经,地之义。’何谓也,”对曰: “天有五行,木火土金水是也。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。水为冬,金为秋,土为季夏,火为夏,木为春。春主生,夏主长,季夏主养,秋主收,冬主藏。藏,冬之所成也。是故父之所生,其子长之;父之所长,其子养之;父之所养,其子成之。诸父所为,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(2),不敢不致如父之意,尽为人之道也。故五行者,五行也。由此观之,父授之,子受之,乃天之道也。故曰:夫孝者,天之经也。此之谓也。”王曰: “善哉。
天经既得闻之矣,愿闻地之义。’ ”对曰: “地出云为雨,起气为风。风雨者,地之所为。地不敢有其功名,必上之于天。命若从天气者(3),故曰天风天雨也,莫曰地风地雨也。劳勤在地,名一归于天,非至有义,其孰能行此,故下事上,如地事天也,可谓大忠矣。土者,火之子也。五行莫贵于土。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(4),不与火分功名。木名春,火名夏,金名秋,水名冬。忠臣之义,孝子之行,取之土。土者,五行最贵者也,其义不可以加矣。五声(5)莫贵于宫,五味莫美于甘,五色莫盛于黄,此谓孝者地之义也”。王曰: “善哉~ ”
【注释】(1)温城:据清人苏舆考证,温城当为脩市城。(2)奉承:奉命承接下来。续行:继续实行,继续去做。(3)命若从天气者: “命”字应移至下句“故”字之下。“气”字应作“下”字。两句当为“若从天下者,故命曰天风天雨也”。(4) 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:因土在四时中居中央,不像金木水火那样,分别代表秋、春、冬、夏,所以说无所命者。 (5) 五声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这五种音是乐律中的音阶。宫为五音之首,故为万音之主。
【译文】河间献王询问温城董君说: “《孝经》上说: ‘孝是上天的根 本,是大地的准则。’说的是什么意思,”回答说: “上天有五行,木火土金水就是。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。水水代表冬季,金代表秋季,土代表夏之末,火代表夏季,木代表春季。春季主生出,夏季主成长,夏末主养成,秋季主收获,冬季主收藏。贮藏是冬季所要完成的工作。所以父亲所生出的东西,他的孩子使之长成;父亲所长成的东西,他的孩子就养成它;父亲所养成的东西,他的孩子就完成它。凡是父亲所做的,他的孩子全接续下来继续去做,不敢不让父亲的意愿实现,表达做人的原则。所以五行是五种品行。由此看来,父亲传授,孩子接受,本是上天的原则。所以:说孝是上天的标准。说的是这个意思。天子说: “好呵~上天的原则已经听说过了,希望听一听大地的准则”。
董君回答说:“大地生出云彩造出雨水,生出气来变成风。风雨,是大地生出的。大地不敢占有这个功劳和名声,一定往上归给上。天如从天上往下来的,都命名为天刮风天下雨。不说地刮风地下雨。辛勤劳苦汇集在大地身上,名声一律归给上天,不是非常有义,谁能做到这样,所以在下面的服侍在上面的,如同大地服侍上天,可以说是最大的忠诚。土是火的孩子。五行当中没有什么比土更可贵的。土在四季当中没有命名的对象,不和火分得功绩和名声。木称名春季,火称名夏季,金称名秋季,水称名冬季。忠臣的道义,孝子的行为,都由土取得。土,是五行中最可贵的,它的义不能再增加了。五声中没有比宫更可贵的,五味中没有比甘甜更美好,五色中没有比黄色更兴盛,这说明孝是大地的义。”河问献王说: “好 哇~。”
《易经》系辞上传诗解3易通天地至神生生《易经》系辞上传诗解3易通天地至神生生
题文诗:
至易真情,情通天地,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,
天地之道.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知幽明故,
原始返终,知死生说.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,
是故以知,鬼神情状.与天地似,故不违之.
知周万物,道济天下,故不有过.真情遍在,
旁行不流,乐天知命,故而不忧.安土敦仁,
故能博爱.易者范围,天地之化,自然无过,
曲成万物,微毫不遗,通乎昼夜,之道而智,
故神无方,而易无体.无形有情,至无而有.
一阴一阳,之谓曰道,至道至情,真情至善,
继之者善,成之者性.仁者见之,谓之曰仁;
智者见之,谓之曰智.百姓日用,而不知也,
君子之道,鲜有能知.道显诸仁,而藏诸用,
鼓万物而,不与圣人,同忧其心,盛德大业,
至完备矣.大业富有,盛德日新,生生谓易,
成象谓乾,效法谓坤.极数知来,谓之曰占,
通变谓事,阴阳不测,谓之至神.真情至神,
至神自生,自生自化,生化不止,生生不息.
(四)
易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①。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,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。②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,是故知鬼神之情状。③与天地相似,故不违。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,故不过。旁行而不流,乐天知命,故不忧。安土敦乎仁,故能爱。④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,曲成万物而不遗,⑤通乎昼夜之道而知,故神无方而易无体⑥。
〔注释〕
①易:《周易》所包含道理,即易理。准:等同、齐平。弥纶:包罗,遍论。弥,徧。纶,本指青丝绶。此通“论”。
②幽明:幽暗光明。原始反终:由事物开始返归到事物的终结。原,推究。反,一本作“及”,此训为“返”。
③精气为物:阴阳精灵之气聚则物成其形。精气,指阴阳精灵之气。游魂为变:气之游散而物变其故。游魂,气之游散。阳气曰魂,以上下文思之,精气指神,游魂指鬼。鬼神:阴阳之气屈伸变化。鬼:归,即气之屈而归,物终气归曰鬼。神:伸,即气之伸而至,物生气伸曰神。
④违:违背。济,助。旁,徧。《广雅》:“旁,广也,大也。”《周礼.春官.男巫》:“旁招以茅。”贾公彦疏:“旁,谓四方。”王引之曰:“谓徧招于四方也。”流:《释文》“京作留”。乐天:顺行天道。知命:知性命之理。安土:安居坤土。敦:笃厚。仁,爱。《墨子.经说下》:“仁,仁爱也。”
⑤范围:包括,法周。范,铸金之范,引申为法:围,匡郭,周围,“范围”,今人黄沛荣解作笼罩,其说甚是。不过:汉儒释此为乾坤消息法周天地变化而不过于十二辰。然由上下文思之。此“不过”恐指“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变化见矣”,因无其它证据,故此仍依汉人之说。曲:本义为器受物之形。成:当为盛。曲成,即受盛。不遗:不遗失细微。
⑥昼夜之道:指阴阳刚柔之道。《系辞》:“刚柔者。昼夜之象。”方:处所。体,固定形体。
〔译文〕
《易》道与天地等同,所以能包罗天地之道,仰首以观看天文,俯首以察看地理,所以知晓幽明变化的原故。由事物开始返归到事物终结,因而知晓死生的学说。精气聚合而生成物形,游魂(气散)导致(物形)变化。因此可知鬼神的情状。(易)与天地相似,所以不违背(天地的规律)。知道周围万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,所以不会有过失。遍行而不停留,顺应天道,知晓性命之理,因而不会忧愁。安居坤土,敦厚而施仁德,故能够爱民(博爱万物,仁民爱物)。笼罩天地变化而不超过(十二辰),承盛万物而不遗失(细微),通达昼夜变化之道而极其睿知,故(阴阳)神妙变化无一定处所,而易道亦无固定的形体。
(五)
一阴一阳之谓道。继之者,善也;成之者,性也。①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。显诸仁,藏诸用,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,盛德大业至矣哉。②富有之谓大业,日新之谓盛德。生生之谓易,成象之谓乾,效法之谓坤。③极数知来之谓占,通变之谓事,阴阳不测之谓神。④
〔注释〕
①继:秉受,继续。成:生成,成就。性:天性、本性。朱熹曰:“所以发育万物为继‘善’,万物各正其性命为‘成’性。”(《语类》)
②知,智。鲜,少。显,显现。诸,之于。用,功用。鼓,动(解见上“鼓之以雷霆”注)。至,极。
③富有:无所不备。日新:变化不息,日日增新。生生:阴阳相互变化而不穷。成象:生成天象。效法:效地之形。法即形。项安世曰:“古语‘法’皆谓‘形’,《系辞》皆以‘形’对‘象’。”
④极数:穷极蓍策之数。占,筮占。通变:即变通,指变化而通达、趋时而利。阴阳不测:阴阳变化迅速微妙而不可测度。
〔译文〕
一阴一阳(互变)叫做道,秉受(其道)的,为善;顺成(其道)的,为性。仁者看见(道)的仁便称道为仁,智者看见(道)的智便称道为智。百姓日用(其道)却不知道。所以君子之道已很少见了。显现道的仁德(于外),潜藏道的功用(于内),鼓动万物(生长)而不去与圣人同忧虑,(造就万物)盛德大业(完备)至极呀!富有叫做大业,日新叫做盛德。(阴阳变化)生生不已叫做易,成(天)象为乾,效(地)形为坤,穷极蓍策之数预知未来叫做占,通达变化的叫做事,阴阳(变化)不可测度叫做神。
关于《易经》系辞上传诗解3易通天地至神生生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能帮助到您。